第107章 連升十級(第2頁)

  這兩仗,足以證明他柴紹的本事,也奠定眼下隴右的勝局。

  身為隴右道行軍大總管,這功績誰也搶不走。

  重創隴右突厥軍,將其擊退驅逐,接下來柴紹也能安心的率軍東歸,趕上先一步返回關中的竇惲、盧寬他們一萬前軍。

  這一切都是他擬定的戰略,結果比他計劃的還好,整個隴右的勝利,功勞最大的當然是柴紹,他是制訂戰略的人。

  武懷玉功勞也挺大,但其實換其它一員將領,不管劉蘭成還是薛萬徹其實也都一樣,只是對柴紹來說,他捨不得用手中不多的精銳去誘敵,用義徵子弟隴右鄉壯等誘敵,真損失了本也沒什麼心痛的,也不會影響後續的作戰計劃。

  武懷玉出人意料的殲敵大捷,讓柴紹誘敵深入重創突厥的計劃實行的更完美了,本來想著能夠擊敗三五千人,殲敵千餘,把鬱射設逼退就夠了。

  而現在他們居然殲滅萬人。

  斬殺兩特勤一俟斤,陣斬三千餘,俘虜六千餘。

  柴紹在給長安寫捷報的時候,手都抖個不停。

  年輕的鬱射設現在成了驚弓之鳥,倉惶北逃,頭都不敢回一下,柴紹派了一支輕騎在後面跟著,但他沒有再繼續追擊的打算了。

  事實上,今天這個會,主要談的就是東返的安排。

  柴紹帶來的五千騎兵,他馬上要帶著再離開,一路東歸,經秦隴前往京西,竇惲他們已經帶一萬人先行出發了。

  沒有人敢對已經突入到涇州的頡利、突利叔侄倆大意,柴紹也必須做好打長安保衛戰的一切準備,能帶上的兵,都得帶上。

  懷玉坐在那裡起初也沒太在意,誰知道聽著聽著,便聽到柴紹說道:“醫院營此次立下大功,雖然是以義徵府兵子弟及隴右子弟組成,但表現出來的武勇,讓人佩服。

  “本帥決定,醫院軍留鎮渭州,點為府兵,補充進渭州的四個統軍府。”

  “渭州加強鎮戍邊防,增設醫院鎮。”

  懷玉扭頭望向柴紹。

  這是盯上他們了,使勁在一隻羊身上薅羊毛,不薅禿不罷休?

  “大總管,我們醫院軍此次大戰傷亡眾多,大多要醫治療養,而且本來都是隨從義徵子弟……。”

  柴紹卻只是一擺手,“這個情況本帥自然清楚,不過醫院軍留下,這正是對你們忠勇付出的最好獎勵,你們醫院軍本都是義徵的府兵、豪強子弟,大家自備行糧義徵,不就是為了博個功勳求個官職出身嗎?

  如今給你們醫院營補入渭州四統軍府為府兵,這可是極大的獎賞了,特意為你們破例。”

  大唐有六百多個統軍府,但整個隴右只有三十三個,秦州六個渭州四個,兩州就佔了近三分之一。這次大戰,隴右的三十三個統軍府的這三萬多府兵,基本上都是被徵召參戰,也損失傷亡慘重,需要馬上補充新血。

  醫院營這次的表現也確實非常棒,柴紹讓他們留在渭州休整的同時,將他們直接補充進渭州四統軍府,不能不說是個很不錯的安排。

  既獎賞了醫院營將士,也增強了渭州的軍府防禦。他要東歸,隴右尤其是秦渭一帶的兵他基本上都要帶走,為防突厥人殺回馬槍,甚至是鎮不住党項吐谷渾,及時給渭州點兵也是必須的。

  渭州統四縣,也有統軍府四個,沿邊還有幾個鎮、戍。

  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曰戍。

  鎮戍是常備邊軍,與府兵性質不同,邊地鎮戍的兵是各地府兵輪調戍衛當值的。

  比如楊恭仁為涼州總管時,平定沙州叛亂後,就先後設立了玉門軍和墨離軍兩支鎮戍邊軍,各兵額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