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李三辛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一章 命案(第2頁)

  張月鹿臉色有些凝重,收起桌上的玄聖牌,直接道:“帶我們去現場。”

  唐永德應了一聲,走在前面。張月鹿與齊玄素各自拿起自己的斗篷,跟在後面。

  發生命案的地方,並不在永安宮中,也難怪張月鹿沒有察覺到絲毫的異常。三人出了永安宮,登上一輛馬車。

  在去往案發現場的途中,張月鹿順帶問了下案情:“這個案子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唐永德回答道:“發現屍體的時候剛好是酉時正。”

  一天有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按照西大陸的計時方法,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子時對應二十三時到一時,丑時對應一時到三時,以此類推,酉時對應十七時到十九時。

  在以前的時候,十二個時辰被細分為百刻,每個時辰分到八刻,總共九十六刻,又餘四刻。將這四刻作二百四十分,每個時辰又得二十分為小刻。

  故而一個時辰有八大刻和二小刻,分別是:上半時的四大刻:初、初一、初二、初三,小刻:初四。下半時的四大刻:正、正一、正二、正三,小刻:正四。

  按照西大陸計時,每刻十四分二十四秒。

  不過因為百刻計時太過繁瑣,如今道門已經精簡為九十六刻,每刻十五分整,去掉小刻,每個時辰八刻,也就是初、初一、初二、初三、正、正一、正二、末。

  酉時正也就是十八點整。

  張月鹿打開懷錶看了一眼,天機堂的懷錶自然是東方的十二時辰九十六刻樣式,而非西方的二十四時樣式。

  現在是酉時末,已經過去了將近半個時辰。不過從發現死者到求助於他們二人,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也不能說拖沓。

  張月鹿又問道:“死者是什麼身份?”

  “他叫梅森,不是我們道門中人,而是一位長年往來於白帝城的客商,與道門的關係頗為密切。”唐永德斟酌著說道。

  齊玄素拍了拍額頭,輕聲道:“市舶堂、商人,該不會又與太平錢或者某樣大宗貨物有關吧?”

  唐永德苦笑一聲,卻沒有反駁。顯然他也有這樣的猜測,畢竟涉及到錢,殺人的動機可就太多太多了。

  張月鹿再問道:“涉及到此事的都有哪些人?”

  唐永德回答道:“除了我們永安宮的兩位執事之外,就是一些其他客商,有梅森的同鄉,也有一些朋友故交。”

  說到這兒,唐永德變得遲疑起來:“張副堂主應該知道,這些商人不是我們道門中人,沒有那麼多戒律規矩,所以到了晚上便要找些樂子,正好城中有座行院……”

  所謂行院,就是風月場所,只是與尋常的青樓勾欄等煙花之地不同,行院一般佔地極大,幾乎與官員富商的府邸無異,其內別有一番洞天,庭院深深,幽靜雅緻,女子多是姿色姣好,不乏花魁人物,更有精通文墨音律的清倌人,除了一眾娼戶女子之外,另有樂工、裁縫、工匠、僕役,使人身在其中足不出戶,卻應有盡有,故而許多富家公子才會在其中流連忘返,甚至是敗盡了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