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素葉瀾成 作品

第六百二十九章:眾生歸土(第2頁)

  製作織布用的麻線也是一道非常複雜的程序,需要先把麻線撕開浸水,再把一根根如蠶絲般的苧麻細絲手工捻搓成可以織布的經線和緯線。這項工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多由婦人和老人完成。

  她們使用的織布機器還是最古老的天平腰機,需要靠著全身的力量去織出一寸寸夏布,無數的老人從少女時代便開始傳承著這項手藝,從青絲到白髮,她們的一生都在製作夏布中悄然流逝。

  曾經,每家每戶都會自己動手製作夏布,每一線都是她們的心血。曾經,家家戶戶都有一臺織布機,吱吱呀呀的響著,麻線從她們手中穿梭,許多人,一織就是一輩子。

  我曾到那個村落採風,在那裡有幸認識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已是百歲高齡,隨時面臨著死神的召喚。可她每天都在期盼著曾孫的出生,她拖著百歲高齡的身體給未出生的曾孫織布裁衣,一針一線間都是對後世子孫的希翼和寄託。

  後來,老奶奶走了,她如願見到了自己的曾孫,走的毫無遺憾。她的家人為她穿上了壽衣,壽衣的布料便是夏布,她的家人說壽衣是老奶奶自己做的,從打麻到績紗,從績紗到織布,從織布到裁衣,從裁衣到成衣,無一不是老奶奶自己親力親為。

  當地的村民告訴我,這是他們當地的民俗傳統。說每一位老人都會在活著的時候為自己準備壽衣,用的就是她們親手製作出來的夏布,他們當地人的壽衣,從不會用其他布料,這是已經傳承了成百上千年的傳統,從未有人打破。

  我親眼看到了老奶奶為自己準備的壽衣,樸素、純質、簡單、大方,沒有華麗的顏色,也沒有花俏的款式,就只是一件最普通最普通的純白色夏布壽衣。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那麼簡單又純淨的壽衣,就像那個村落一樣,每一寸土地都是純淨的,每一位村民都是簡單的。他們與世無爭,住在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他們貧窮,但卻快樂。他們的品質就像他們種植的苧麻一樣,是來自土地間最寶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