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3361章(第2頁)

 如此規模的艦隊出航,自然引發了舟山民眾的關注,但直到石迪文率艦隊離開舟山後,本地才慢慢有了傳聞,稱石迪文這次短暫的視察之後是去往日本。

 四天後,石迪文的艦隊便順利駛抵了佐世保灣。

 佐世保基地司令天草四郎,民政官元文棟,貿易主管楊天磊等人,已提前在碼頭上等候石迪文一行的到來。

 前來迎接石迪文的,還有九州地區諸藩派來的一些官員。

 日本九州地區共分為筑前、筑後、豐前、豐後、肥前、肥後、大隅、日向、薩摩九國,這也是九州得名的由來。

 不過這種舊式的令制國制度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義,由行政區劃單位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地理概念。

 到了德川幕府時代,幕藩制已經迅速取代了令國制,原本在“國”之下的“藩”,成為了真正的諸侯小國,各藩的最高長官大名,才是實際上的地方統治者。

 面積比臺灣島大了三分之一的九州地區,如今共有大大小小三十多個藩,其中還有如長崎這種直接由幕府管轄的地區,可想而知形勢何等複雜。

 不過日本戰國時期的內戰被描繪為村級械鬥,也並非沒有道理,從藩國的治所修建情況就可見一斑。

 這些藩國分為三級,只有最高一級的大名才具備自行修築城池的資格,如以前平戶藩鼎盛時期所修建的平戶城。而這種所謂的“城”,跟中國州府縣所築的各級城池根本不是一個概念,也不過就是一座相對民居比較高大的城堡而已。

 次一級的大名就只能修建帶有圍牆的據點,稱作居館。這種居館的堅固程度,甚至遠不如同時期中國民間由地主組織修建的村莊級別堡壘。

 而最低一級的大名,其居所被稱作“陣屋”,更是連最外層起到基本防禦作用的圍牆都不能有,可謂十分寒酸。

 統治者的治所尚且只有如此級別,其所擁有的武裝力量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少則數百,多則幾千。

 即便是統治著日本全國的幕府,其常備軍的規模也不過才兩萬餘人,戰時所能動員的總兵力也不足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