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2653章(第2頁)

 “十幾年下來,根據我們掌握的數據,僅漢城和附近的京畿道地區,就有超過五百家屬於我國的商業機構。長期居住在這一地區的我國國民,也有近萬之多。每年通過漢城輸入朝鮮的各種商品物資,價值都高達數百萬元,即便對我國來說,也是不可忽視的貿易規模。”

 石王二人聽得暗暗吃驚,符力所說的數目,可要比他們預計的多出一大截。

 便聽符力繼續說道:“漢城這地方沒有天然良港,如果以我國的眼光來看,並非適合開展海貿的地方,但朝鮮人將京城設在此地,全國財富至少有一半都匯聚至此,所以還是會自然而然地形成區域貿易中心。但凡你們能說的出名字的跨國商團、船行,基本都在漢城設有辦事處和經營機構。”

 石成武聽到這裡,心中卻在暗暗琢磨另外一件事。如果以地理環境而言,漢城與杭州倒是有某種程度的相似,都是位於大江下游接近海岸的地方,也都缺乏天然良港來充分利用海上運力。

 不過海漢有能力在距離杭州不遠的寧波營建陸海轉運中心,有舟山定海港這樣條件成熟的綜合港口可加以利用,後期還會有貨運鐵路來解決杭州地區的物流問題,發展前景必然要遠勝眼前這座傳統城池。

 王安國提問道:“既然我國在本地有如此之多的產業,那想必靠這些產業吃飯的本地人也不少吧?”

 符力點點頭道:“僅是接受僱傭,為這些產業打工的本地人,就至少有七八萬之多。直接和間接受益於這些產業的人口,更是遠大於此。當然了,這些只是民間的狀況,真正受益最大的群體,還是那些手裡掌握著各種權力的王公貴族和朝廷重臣。”

 這中間的情況無需符力詳細說明,石王二人當然也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因為他們自己就屬於這樣的既得利益者。

 那些利潤最高,最容易被壟斷經營的產業,必然都是掌握在有權有勢的人手中。這樣的情況不管是在朝鮮,還是在別的地方,其實並無太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