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3308章(第2頁)

 當然還有另一些人,他們的想法與普通人不一樣,大明如今的處境艱難,別說抑制海漢了,現在已經到了要靠低聲下氣來換取生存機會的程度。既然如此,那隻能早做打算,總不能等到大明這條船徹底沉了才想起來跳水求生。

 於是陳一鑫這邊,最近幾天便接到了不少投石問路的拜帖和禮物。

 照理說能做到這種程度的人,應該都是些出身不凡的權勢人物,自認對海漢有價值,才會設法聯繫陳一鑫。但從拜帖落款來看,這些人大多是經營各種行業的商人,或是在文化界有些名氣的人物,似乎並無官府中人。

 不過這種障眼法,陳一鑫又怎會看不穿?

 他將這些拜帖交給軍情局整理之後,便拿到了另一份名單——這些商人文人的背後,幾乎都有朝廷高官甚至皇親國戚的身影。

 這些信息或許有真有假,來試探的也未必真存了投靠海漢的心思,但至少可以說明,明廷已經壓制不住京城裡的人心浮動了,想早日跳船求生的人不在少數。

 這或許也跟近幾年海漢在新佔領區大量留用原本隸屬大明的地方官員有關,例如被海漢定為京城的杭州,就有不少縣一級,甚至是州府衙門的官員被海漢留用。

 而且兩年前朱子安、朱子武這兩名德王后裔參加海漢開科取士,隨後分別在杭州和金州成功入仕,也算是開了皇親國戚投效海漢的先例。

 既然德王府的子弟都能到海漢去當官,那就說明海漢對朱氏大明出身的人並無偏見。京城裡掌握權勢的人很多,只要早做選擇,多半也能憑藉手頭的資源,或是個人的影響力,在海漢混個一官半職。

 哪怕自己沒法從大明脫身,但如果能安排子侄後輩到海漢去,效仿朱氏兄弟的做法,通過考取功名入仕海漢,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得到陳一鑫這個級別的高官保薦,那更是能少走許多彎路。

 陳一鑫並不反對任用大明的人,只要向自己證明其能力價值就行。不過眼下跟明廷的談判才是一等一的大事,這些探路性質的拜訪,來的都不是正主,他可沒空接見,統統轉給了軍情局出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