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1973章(第2頁)

 但要發掘出這些人的真實身份,仍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張千智已下令將這夥人的樣貌身形記錄下來送回三亞,在當地查證是否這些人在此之前便已經在三亞定居。

 張千智心中隱隱有一種直覺,他認為這些人能夠在朝鮮世子從三亞啟程的幾乎同一時刻就跟出來,很顯然是提前便在三亞候著了。而如果全是臨時從外地趕到三亞,他們的行動大概就不會如此從容了,極有可能其中一部分人本身就在三亞常駐——或者說潛伏更恰當一些。

 在之前的案件調查過程中,張千智的直覺已經發揮了一次重要作用,正是因為他堅持認為這夥人在昌化失敗之後會趕到儋州策劃新的襲擊行動,後續才會在儋州搞出了規模龐大的引蛇出洞計劃,將薛正一夥引到城外鄉野間進行抓捕。而此時他的這種直覺又冒了出來,只是要在人口流動量頗大的三亞找出幾個極可能是外國暫住者的失蹤人員,這個任務的難度也並不比他早前佈置的抓捕方案容易多少。

 當然了,張千智也並不是瞎猜,所謂直覺也是根據目前所掌握的各種信息來作出的一種判斷,不過這次即便是直覺錯了也不會有什麼嚴重後果,頂多也就是讓三亞那邊的排查工作白忙活一場而已。但如果能夠通過排查證實了張千智的這個論斷,那或許就可以順藤摸瓜去查找這些人的來路了。

 而此時在距離儋州數千裡之外的遼東金州,也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海漢軍與清軍在金州地峽北線的對峙,已經持續了大約一年半的時間,期間因為清軍自知在武器方面的劣勢太大,加之將戰事重心轉移到了朝鮮,所以沒有再主動發起攻勢。而海漢軍因為年初發動了馬尼拉戰役,主要的王牌部隊幾乎悉數調回了南海,所以也沒有向清軍發起攻勢。

 雙方因為不同的原因,默契地選擇了在金州半島休戰,使得近期在這條戰線上沒有再爆發大規模的戰事。當然了,小打小鬧的武裝衝突,在此期間也從未停止過,但雙方都在主動控制這類練兵性質的衝突,不讓其演變成兩軍大戰。

 眼看著幾場大雪一下,金州戰線又要進入到漫長的冬歇期了,沙喜也是心情放鬆了不少。去年幾支主力部隊從金州調走之後,他心裡就一直不太踏實。好在今年為了替朝鮮解圍,又將剛剛在南海打完仗的幾支王牌部隊匆匆忙忙地調到了北方。雖然是駐紮在朝鮮,但距離金州倒也不算太遠,真有情況肯定來得及發起支援,這才讓沙喜稍稍安心了一些。

 沙喜所擅長的領域是民政管理,這也是執委會將他調來金州主事的主要原因,對軍事方面他並非行家裡手,所以在軍中一眾高級將領離開金州之後,他還特地打報告讓陳一鑫暫時從山東調到遼東,以避免遼東這邊沒有高級將領鎮場。

 不過只要進入冬歇期之後,防線以北的清軍一般都會選擇偃旗息鼓,退到他們構築的堡壘防線,等開春之後才會再次出動,與海漢的遊騎兵繼續較勁。而這段時間也是沙喜相對比較輕鬆的日子,不用再擔心北邊的敵人在這段時間搞出什麼亂子。

 沙喜已經計劃好了,趁著這段時間比較清靜,抓緊時間組織民眾把一些拖了許久的基建工程先盡力完成。比如從旅順口通往金州地峽防線的官道的分段連接工程,大連灣的軍用碼頭二期工程,南關嶺軍營給排水工程等等。

 此外今年金州地區的冬季招兵已經得到了勝利堡的特許,可以面向已經遷移到海漢治下地區定居的東江鎮民眾招收適齡青年,曾經在明軍服役的人員也可自行報名。而這只是公開的說法,實際上出臺這個措施就是為了合理合法地吞下東江鎮的軍事力量,把曾經的明軍將士變成為海漢效力的戰士。

 當然了,以海漢的標準,肯定不會全盤接手,東江鎮的軍人還是要先主動報名,經過篩選之後,才會得到改換身份的機會。而對於這些前明軍將士是否會選擇改換陣營,沙喜倒是十分樂觀,因為海漢軍的待遇要較明軍高出不少,而且軍功封賞優厚,早就有不少來自東江鎮的明軍在想辦法改投海漢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