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2475章(第2頁)

 時任海漢工業部礦業司司長的田葉友特地千里迢迢趕到杜邁,出席了這處油田正式投產儀式。不過油田的一號井實際上已經試運行了近一年的時間,以驗證本地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能夠正常完成生產任務,而在投產儀式上落成剪綵的,其實是杜邁油田的二號井。

 雖然田葉友、羅傑、譚舉任這些海漢高官都親自到場,但儀式現場其實只有石油工人和少量駐軍部隊,裡裡外外加起來也不過才一千多人,跟當初在臺灣開發出磺坑油田的時候相差無幾。杜邁地區本就人口稀少,還是海漢開始在這裡搞開發之後才算有了一點人氣,現在的常駐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來自海漢。不過若非如此荒蕪,亞齊國大概也不會同意將這裡用作交換海漢軍火的條件。

 田葉友遠道而來,當然不只是為了參與這個不算熱鬧的開工儀式而已,他還帶來了由執委會和工業部共同簽發的一份內部協議,而這正是羅傑和譚舉任所期盼的東西。

 “你們過目一下,看看協議內容有沒有問題。”回到駐地之後,田葉友便拿出了一本文件簿交給羅傑。

 羅傑接過手來,仔細讀了一遍,與譚舉任一起確認了上面的內容無誤,這才對田葉友道:“辛苦田司長了!”

 在此之前杜邁地區的歸屬問題,一直都是由羅傑出面與亞齊國進行交涉,而之後的開發建設和安全保障,也是星島殖民區在負責組織實施,對這個項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連今後的生產和運營也必須依賴星島殖民區的支持。

 考慮到這些客觀因素,執委會雖然是將杜邁油田交給工業部運營,但在長期收益中還是劃出了一部分給星島殖民區,並且製作了正式協議,由田葉友親自帶到這邊交給羅傑。

 按照事前約定的條件,杜邁油田盈利的六成歸屬於國庫,兩成劃撥給星島殖民區的地方財政,還有兩成則是屬於在油田開發建設過程中投入了大量資金的“南海開發基金會”。

 這個基金會並非官方機構,而是一個民營性質的金融機構,不過資金來源比較特殊,是為數不多的幾名穿越者,發起人便是1635年就任星島行政官的譚舉任,羅傑自然也是出資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