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1841章 改變命運的機會(第2頁)

 不過前幾天劉尚得到了一個算是利好的消息,據說上面已經從三亞又調了一名官員過來,今後大概會接管大同江基地的民政管理事務,人已經在從舟山定海港乘船來朝鮮的途中了,算算行程應該等不了多久了。這就意味著不久之後劉尚便可以將這邊的工作交給繼任者,功德圓滿地回遼東去了。

 眼看著就快要脫離苦海了,這個消息終於讓劉尚的心情有所好轉,就連他手下的人也大多察覺到了上司的情緒不再像前些天那麼焦躁了。

 劉尚來朝鮮之後,為了工作需要,也從朝鮮人裡提拔了一些精明能幹的人員充當管事和監工,而這些人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倒也很快就領會到了如何察言觀色討好上司,管理他們的同胞,並在這種承上啟下的位置上為自己謀求利益。

 崔仁便是劉尚親自提拔的管事之一,在進入大同江基地之前,他只是安州的一名窮書生,雖然受過基礎教育能讀書識字,但文化程度卻又不足以考取功名,只能在鄉間替人寫寫書信、契約之類的東西混飯吃。清軍南下的時候,崔仁很早就覺得安州不安全了,便勸家人南下逃避戰亂。

 崔仁的先見之明是對的,當他與家人抵達平壤的時候,驚訝地發現這裡的官府正在組織民眾撤離平壤,而且是將整座城都搬空了,看樣子是要提前放棄這處城池了。連平壤城都被朝廷放棄了,那安州自然也沒了指望,崔仁一家只能慶幸及早離開了安州,要不然他們很可能就會成為被清軍擄走的戰利品。

 為了能將清軍吸引到大同江下游去展開決戰,朝鮮官方聽從海漢安排放棄了平壤城的防禦,而這個時候在大同江畔有數萬朝鮮難民等待安置。由於水上運力有限,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到南邊的安全區去,其中有錢有勢的人,自然可以有條件去爭取乘船渡江到南岸躲避戰亂的資格,而崔仁家沒背景沒家產,也就沒法去參與這種殘酷的競爭了。

 按照官府的安排,崔仁一家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前往大同江上游,進入平壤東北方向的山區躲避戰亂,二是去大同江下游的海漢控制區當民夫,換取一個得到庇護的資格。

 前者必然會面臨野外生活缺衣少食的窘境,還有可能會被之後南下的清軍俘獲,而後者似乎也好不到哪裡去,畢竟在那裡駐紮的可是另一國的軍隊,到了那地方之後,可能就只有做牛做馬的份了。

 崔仁在這個時候再次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他果斷帶著一家老小沿大同江南下,花了兩天時間抵達了海漢控制區,但他家裡老的老小的小,一家五口人就他一個成年男子,卻又是個瘦弱體質,一開始海漢這邊並不打算收留他,不過後來崔仁自稱能夠識文斷字,在經過檢驗之後便被破格收下了。

 類似崔仁這樣有一定文化基礎,又沒什麼家世背景的難民並不是太多,難民營裡有很多適合他的空缺職位。崔仁一家安頓好之後,他便被派去做了一名文書,專門負責登記難民資料。他在鄉間的時候經常替人寫契約文書之類的東西,所以上手也很快,經過簡單的培訓之後便開始工作了。

 劉尚在審查難民登記資料的時候注意到了崔仁的存在,並將他找來進行了一番面談,確定崔仁的身份背景之後,劉尚便決定要提拔他做權力更大的管事,而非僅僅只是一名操弄筆桿子的文書。

 劉尚之所以如此賞識崔仁,是因為他認為對方是一個有人生目標的人,而非僅僅只是為了得到庇護或者一份餬口生計而已,如果給他更大的權力,那麼或許就可以為海漢完成更多的任務。

 雖然崔仁過去連個村長都沒有當過,但在這方面卻頗有些無師自通的意味,他的確沒有讓劉尚失望,在得到提拔之後,由崔仁管理的一個五百人規模的營區很快便成為了民夫營裡秩序最好的一個區。

 劉尚每天都會抽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去巡視營區,順便處理一些積壓的事務,今天在巡視到崔仁所轄的營區時,崔仁便主動稱有事要向劉尚單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