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524章 加大移民規模的方法(第2頁)

 “第二個法子應該沒那麼快就能實現吧?”陶東來追問道。

 “的確需要時間。”寧崎點點頭承認了陶東來的觀點:“瓊北那邊願意遷往我們統治區生活的民眾,其實在前兩年大部分都已經挪窩了,剩下的人大多都是在當地有土地房產,沒那麼容易離開。即便等我們完成了土地清理工作,會遷往瓊西的人口規模也還是不容樂觀。”

 陶東來意味深長地說道:“海南島上就這麼二十來萬人,移來移去,終究也還是拆東牆補西牆。要從根子上解決,那還是得從大陸上想辦法。”

 按執委會的規劃,瓊西的工業區建成之後,至少需要上萬的產業工人才能保證當地的鋼鐵和其他金屬的產能達到預期水平。而實際在當地生活的人口規模可能會達到工人數量的三四倍,但目前在昌化石碌這一帶生活的民眾,即便是加上幾千苦役奴隸,都還沒到萬人規模,距離執委會的期望還相差甚遠。如今昌化至石碌的陸上通道就快貫通,開發石碌鐵礦已經可以進行倒計時了,然而人力上的缺口卻依然還是這個超大型項目的短板,而且很可能會影響到項目的實施進度。

 瓊北雖然是海南島上人口較為集中的區域,但正如寧崎所說的那樣,想要將瓊北現有的人口遷往瓊西定居,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操作難度。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不宜採用公開的強制性措施,否則極有可能會加劇海漢與當地民眾之間因為土地所有權關係而產生的矛盾。

 而從島外遷入的移民就完全沒有類似這樣的後顧之憂了,這些外來人口大多是為了謀生而來,到達海南島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家產可言,被安置在什麼地方,獲得什麼樣的工作,都是由海漢進行統一的安排,這些移民也只能依賴和服從海漢,否則他們將很難在這個島上生活下去。因此對於執委會而言,從島外遷入移民雖然過程比較麻煩,初期費用也比較高,但從長期的成本和效果來看,其實較島內的移民反倒是有一定的優勢——至少他們轉換成產業工人的比例,要遠遠高於本島出身的移民。

 當然,這個任務又順理成章地交到了駐廣辦,或者準確地說,現在叫做廣東地區管委會的新機構手裡。

 “老馬,這麼急把我叫回來,是有什麼急事?”何夕跨進書房,對愁眉不展的馬力科問道。

 “還能是什麼事,催命符唄!”馬力科將手上的電報遞了過去:“大本營剛發過來的電報,要我們設法擴大移民的規模。”

 何夕接過來攤開看了一陣,皺眉道:“大本營這次催得挺緊啊!”

 “石碌項目就快要投產了,缺勞動力啊!”馬力科一語道破天機:“花了這麼多人力財力物力在這個項目上,執委會當然是希望從一開始就能發揮出百分百的產能。”

 “可我們一時半會去哪裡弄這麼多人口?”何夕放下電報,坐到了馬力科對面的椅子上:“現在番禺的移民營地每個月就一千到兩千人的樣子,執委會要求我們儘快把移民規模翻番,這多出的一兩千人去哪裡找?”

 “廣州附近是肯定沒什麼辦法了,現在外地過來逃難的流民都不用我們去宣傳,進了廣州府的地界,就會有人指路去番禺。”馬力科搖頭嘆道:“方便倒是方便了,但今年廣東又沒什麼天災**發生,根本就沒多少流民了。”

 “那要不……我們人為製造一點事故?”何夕順著馬力科的話問道。

 馬力科望了一眼何夕道:“怎麼製造?”

 “你是真想知道還是好奇問問?”何夕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反問他道。

 “喲,看來你還真是有計劃,那我倒是真得要聽聽了。”馬力科先前以為何夕只是打趣這麼一說,聽了這話之後便直起了身子:“你說來聽聽看,如果真的有可行性,我們就好好謀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