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三百七十章 開闢新鹽場(第2頁)

 之所以會在貿易中加上這一條,是因為雙方心中都還是對彼此有所忌憚,海漢這邊怕葡萄牙人出爾反爾,聯絡其他西方國家攻打三亞統治區;而葡萄牙這邊也同樣害怕海漢人不守信用,說不定哪天就跟大明或者北越聯合,將葡萄牙人徹底逐出遠東海域。作為這個協定的補充條款,雙方也達成了原則上不派遣武裝船隻前往對方的港口附近活動的約定,以免因此而引起不必要的緊張情緒。

 至於被雙方都視為重頭戲的軍火貿易,條條框框的東西可就複雜多了。定價權、‘交’貨週期、‘交’貨地點、付款方式,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一件一件地敲定,而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為了能實際利益最大化,在談判桌上也是經歷了多次的‘唇’槍舌劍。

 王湯姆雖然並不是屬於商務部‘門’的人,但在一群腹黑老油條的耳濡目染之下,看也看會了幾分談生意的本事。加上他原本就掌握葡語,連翻譯都不需要,跟葡人理事會溝通起來倒是沒有太大的障礙。從最終所達成的協議內容來看,海漢這邊雖然由於對手的謹慎小心而沒能佔到多大的便宜,但也算基本不吃虧。

 海漢對於出口武器的去向,只給葡萄牙人列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不能向大明出售海漢製造的一槍一彈。是的沒錯,執委會並不打算在遠東地區的軍火貿易上再找什麼代理商,特別是大明這個消費潛力巨大的市場,更是容不得西方國家的‘插’足。至於說他們買了武器是運回自己的殖民地當作防禦手段,還是作為利潤豐厚的商品運回到歐洲發賣,那都是他們的自由,執委會不會派人干涉——頂多也就是提供一些參考意見而已。

 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王湯姆也沒忘了陶東來等人的囑咐,在葡人理事會面前小小地神棍了一把,對歐洲戰場的近期戰果作出了一些預測——當然這些預測是根據相關歷史資料整理出來讓他背下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讓葡萄牙人確信海漢給他們所指引的道路是最正確的。

 儘管王湯姆對參謀部‘門’整理出來的歷史資料倒背如流,並且表現力也非常的強,但由於來往於印度半島和澳‘門’之間的葡萄牙商船要好幾個月甚至半年上下才能往返一次,他所洩‘露’的某些關於歐洲戰局的“天機”,必須得等到下一次有船從印度半島過來才能夠得到驗證。

 在這個問題上,恩裡克可是磅了王湯姆的大忙,他以自己在三亞地區的所見所聞為參考,極力說服理事會相信王湯姆所說的某些將會發生的狀況。比如王湯姆就很準確地說出了三年前信奉新教的丹麥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國的支持下,向神聖羅馬帝國發動了進攻,並且佔領了德意志的北部以及‘波’希米亞西部,這是已經得到了驗證的真實消息。王湯姆還透‘露’說今年四月,神聖羅馬帝國發動了反擊,在薩克森擊敗了英軍統帥曼斯菲爾德,立功的將領是帝國皇帝僱傭的‘波’希米亞貴族華倫斯坦——這個消息目前還並沒有從歐洲戰場上傳到遠東,理事會並不是很相信這種毫無根據的預測。

 歐洲戰場上的勝負,跟數萬裡之外的海漢人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王湯姆卻提醒葡萄牙人,不要錯失了做生意的好時間,因為根據海漢獨家技術的推斷,就可以很明確地得知未來數年中歐洲戰場上誰能佔取到上風。

 對於海漢人來說,這些國家就算打出狗腦子也無所謂,但對葡萄牙人而言,勝負卻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念念不忘的復國大計,要知道西班牙可是雙方之一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主力,在整個歐洲過程中至少也算個戲份頗多的實力演員了。如果有辦法利用戰局,消耗西班牙的軍隊和國力,這些葡萄人是絕對會不遺餘力去做的。

 於是最終葡人理事會選擇了半信半疑地聽取王湯姆的指路妙策,按照他的指點,將武器的銷售對象先鎖定到丹麥身上。在原本的歷史中,丹麥在1629年5月向神聖羅馬帝國提出議和,簽署了《呂貝克合約》,並且保證不再‘插’手德意志事務。而這個合約也算是歐戰三十年第二階段結束的標誌,在這個階段中,神聖羅馬帝國應該算是贏家,因為他的勢力已經藉著戰爭從歐洲腹地伸延到了北部的‘波’羅的海。

 在丹麥人開始吃不住攻勢的這個階段,如果將海漢的大威力武器售賣給他們,相信能夠幫助他們跟西班牙人戰鬥得更久一些——西班牙人死得越多,對急於復國的葡萄牙人來說就越是好消息。

 而至於之後的戰爭競爭會走向何方,王湯姆便沒有再進一步透‘露’了。他可不會告訴葡萄牙人,哈布斯堡王朝聯盟的好日子也就這麼兩三年的時間,隨著1630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宣佈出兵,新的一**戰又會重新開始,而這個持續五年的階段當中,戰況的‘激’烈程度比起前面的戰事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