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萬山島的不速之客(第2頁)

 至於其他的戰利品就乏善可陳了,破銅爛鐵的武器連李家民團都看不上,只能拿去回爐重煉,而這幫流寇身上搜出來的財物加到一起也才幾百兩銀子,連海漢民團作戰軍費的零頭都不夠。

 在清點完戰果之後,接下來便是要計算這次的作戰軍費了。按照事前的約定,李家莊將負責償付此次海漢民團出動的一切開支,並在戰後十天之內以現銀或“海漢銀行”的銀票進行支付。考慮到雙方長久以來的友好合作關係,軍方給李家莊列出的軍費標準也是帶著折扣的友情價,比起出兵到安南的費用有所減少。不過饒是如此,李家父子也還是被軍方開出來的清單嚇了一跳。

 民兵基本開支分為兩部分,一是駐外軍餉,每人每天一元,二是作戰開支,每人每天一元五角,連排級軍官待遇在此基礎上上浮一倍。這次民團前後來了超過三個連的作戰編制,共計四百餘人,光這一項,每天的軍費就已經超過千元,這一天的‘花’銷至少就夠李家民團兩三個月的日常開支了。這份開支並不是從民團抵達李家莊才開始計算,而是以離開勝利港的時間為準。

 彈‘藥’開支也是單獨計算,這個數據是由海漢軍方自行統計,李家甚至無法對其進行復核,因此只能寫多少就認多少。光是第二天戰鬥中發‘射’的霰彈,軍方的報價就高達二十元一發。對李家來說,那就意味著二十多‘門’炮短時間內就打掉了一千多兩銀子。

 然後還有一項大的開支就是運費,軍方厚著臉皮將前期趕到番禺的第四連也計算成從勝利港出發,於是三個連隊加上相應船隻的來回路費開銷,算下來也跟作戰費用差不多了。至於說蕭良從廣州帶過來的一個排,軍方很“大度”地把這支小分隊的路費作為優惠抹去不計——反正這個排來回吃住都是跟著李家家人一起,也沒什麼實際開銷。

 唯一讓李家父子在軍費計算過程中感到慶幸的是,海漢民團在這次的作戰過程中沒有出現傷亡,否則按照他們的撫卹標準,輕傷五十元,致殘重傷兩百元,戰死八百元,那要賠起來才真是‘肉’疼。

 最後核算下來,李家需要為實際作戰時間只有一天半的這次行動付出將近一萬三千元的費用。為了表現出輔助夥伴的誠意,王湯姆按照執委會的意思,對這筆費用進行了部分減免,將零頭直接抹去,算了個整數。李繼峰也沒有在具體數目上再跟王湯姆討價還價,很痛快地認賬拿錢。

 不過‘肉’疼之餘,李繼峰也在想,如果拿錢請官軍出動守衛李家莊,大概三四千兩銀子就夠用了,只是這作戰的效果肯定沒法跟海漢民團相提並論就是了。但轉念一想官軍要價雖低,但可沒海漢人這麼好打發,說多少是多少絕不拖泥帶水,要是到時候請神容易送神難,搞不好多的銀子都要搭進去。想到這一層之後,李繼峰覺得海漢人索要的高價似乎也還算值得,起碼說話算話,既把事情解決得比較圓滿,也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

 海漢民團在李家莊又駐紮了兩天,便乘船撤往珠江口的大萬山島。蕭良和他所帶的一個排會繼續留駐在李家莊,等著李家父子處理完莊上的事情之後,與他們一同返回廣州城。

 經過一週的施工之後,萬山港已經初見雛形,港灣中已經搭建好了多條客貨兩用棧橋,岸邊的緩坡上也建成了足以容納四百人居住的軍用營區,並且在離港口不遠處的山間窪地修建了一個面積百平左右的蓄水池,目前正在修建用於儲存軍備的倉庫和位於港口一北一南的岸防工事。

 能夠有如此之快的建造速度,除了事前的實地勘測和工程計劃做得比較周詳之外,也與施工過程中採用了大量的預製件有關。由於對外拓殖行動的頻率在逐步加快,相關部‘門’對拓殖點的建設方案也都進行了更為細化的調整,比如拓殖點的房屋,就大量採用了標準化的設計。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在勝利港先生產好一部分預製件,運到當地之後只需清理出地基,便可以快速地進行結構組裝,在短時間內搭建出可供居住的房屋。

 儘管這種居所除了承重結構之外都比較簡陋,牆壁和屋頂甚至只是竹編的篾片,但其實用‘性’仍然大大優於傳統的瓊州船型屋。以往修建一座能夠住下五六人的船型屋,至少需要十個勞力幹上兩到三天,而使用新式標準之後,修建效率比過去已經提高了至少兩倍。至於擁有穿越者身份的軍政官員,他們的居所則基本仍是以勝利堡中拆下來的活動板房為主。不過隨著駐外據點的逐漸增多,活動板房的存量也已經不是很多了,建設部已經開始立項研究立足於本時空生產能力的活動板房,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金屬結構加上竹木板件的新式活動房屋就會出現在海外拓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