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295章 全面推進(第2頁)

 由於在穿越之初的幾個月裡,建設部就下了大力氣修通了道路,雖然只是普通土路,但也給現在的軌道建設工程減少了不少的工作量,主要就是堆築碎石路基,鋪設枕木和軌道。在完成軌道鋪設之後,修路的勞工們還得將現有路面進一步拓寬,因為建設部的下一步計劃還要對兩地之間的普通路面進行整體固化處理,以加強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時避免在每年的雨季中都需要抽調大量的人力來對道路進行維護。

 在大量引進戰俘及海外勞工之後,穿越集團的建設工程用工成本也迅速下降。原本參與這些基建工程的幾乎都是歸化民,而非歸化民的使用耗費只有歸化民的五分之一不到,這樣一來,整個工程的造價也就大為降低了。而已經在之前練出一些基本手藝的建築工人們,則被分配到新的工地上,從事技術含量更高的工作。

 住房問題已經是執委會上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在此之前一直都沒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單純的勞動力不足。而從北越源源不斷輸送進來的人口正好可以緩解這個問題,建設部也終於有能力在多個項目同時施工的情況之下,開工建設所有人期盼已久的個人宿舍。

 由於相當一部分穿越眾已經被分散委派到勝利港之外的地區,其實現在並不存在穿越初期那種住宿條件緊張的局面,像一號基地內甚至還騰出了七八間活動板房,作為招待外來客商的臨時招待所使用。李奈、羅升東這些熟客來勝利港的時候,一般都是直接入住到基地內的招待所裡。而普通的穿越眾現在也已經從穿越初期的六人甚至八人一間房,逐步變成了兩人甚至一人一間的狀況。

 但作為享受過後世城市生活的這些穿越眾來說,活動板房終究不是長遠之計,大家辛辛苦苦來到這裡搞建設,也是盼著能夠早點享受人上人的生活,住宿條件就是最基本的衡量標準之一。雖說現在條件有限,不可能給每個人都修一套深宅大院配上百十個家僕,但至少每人都應該擁有一套像樣的住房才是。如今建設部主動提出了修建個人宿舍的計劃,執委會對這個提案絲毫沒有遲滯,當場就全票通過批准了實施對人員、建材等等的優先使用權評定,甚至還排在勝利港商務區之前,僅次於榆林炮臺和軌道交通線而已。

 關於個人宿舍的房屋結構,建設部倒是早就準備了好幾套方案,最後經過各部門組織投票之後,選擇了施工難度相對較低的筒子樓結構。不過相較於另一個時空中的兵營式筒子樓,建設部的方案更類似於快捷酒店的結構設計,每間房面積不大,但都配有單獨的衛生間。為了減少工作量,內部的傢俱、裝修等等也都採取統一的標準。

 當然如果願意自己折騰的,也可以先到建設部進行登記,屆時建設部也會留出相應的毛坯房交給房主自行打理。不過以目前穿越眾所承擔的工作量而言,恐怕沒人有這個多餘的精神去自己裝修房屋。

 考慮到施工難度和安全性,筒子樓宿舍都只有兩層,每層的住房相對分佈於走廊兩側,每棟共住四十戶人,不管是單身還是夫婦都可分到一套房,有子女者可酌情申請兩套房。至於廚房問題,建設部並沒有做特別的考慮,畢竟現在全都是吃大鍋飯,屆時在宿舍區旁邊專門修一個穿越眾專用的食堂就是了。這樣不但方便了大家的生活,而且也能避免集體宿舍中容易出現的用火安全問題。

 這樣的宿舍雖然還是沒有擺脫集體宿舍的性質,但對於在活動板房中住了快一年的穿越眾來說,卻無異於脫胎換骨的改變。建設部將從三月初開始,在勝利港一號基地與田獨的二號基地同時開工修建新宿舍,並且開始組織公開搖號分房。

 因為建設速度有限,交房只能分批進行,不可能所有人都同時分到新房。為了公平起見,也只能用搖號這種方式來解決供需不足的矛盾了。幾乎所有在勝利港地區的穿越眾都參與了三月一日至三日的搖號活動,甚至連駐崖辦的幾個人也特地輪換著分兩天回到勝利港來搖號。至於駐北越和駐廣州的人員就的確太遠了一點,沒辦法安排參加第一批的搖號分房福利了。

 首批福利房共八十套,勝利港與田獨各四十套,按照單位駐地的不同,成員們分別參與了兩地的搖號。按比例來說,參與搖號人員基本上有四分之一的機率得到福利房,中獎率還是比較高的。

 作為領導蒞臨現場的執委會委員們首先搖號,這也是他們僅有的一點“優待”了。不過執委會這幫人大概是搖號之前都沒洗手,居然險些來了個全軍覆沒,九個人上去搖就只有寧崎一人搖到了一套房。但他也沒好意思獨享這份榮耀,而是主動當場就轉讓給了袁若修、朱萍老兩口,這一舉動也得到了在場群眾一片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