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21章 碰頭會(一)(第2頁)

 “一共就這麼點人,你一張嘴就全要了,是不是有點吃獨食的嫌疑?”有其他人對此提出了質疑。

 劉山夏對可能會出現的狀況顯然做了充分的準備,搖搖頭反駁道:“我這可不是吃獨食,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所有的在建項目都是我們建設部在負責,如果我這邊人手不夠停工了,那麼所有的後續項目都得停下來等。同志們,時間就是金錢啊!早一天把勞動力劃給我,大家就能早一天住進公寓,洗上熱水澡,這難道不好嗎?”

 說到與每個人利益攸關的話題上,這下就讓與會者們失去了反駁的動力。穿越眾來到這個時空之後最難以適應的並非溼熱的氣候或是繁重的體力勞動,而是簡陋的居住條件。在大多數人看來,沒有那麼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似乎就找不到足夠的安全感與歸屬感。而要想早日分到福利房,必定繞不過建設部,那麼支持建設部的工作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選擇。但這麼想的人也只是大部分而非全部,比如海運部就不同意這種人力分配方案。

 “我不同意把今天俘獲的明軍全部交給建設部!”孫長彌舉手表明瞭態度。而坐在他旁邊的越之雲雖然沒有開口,但平靜的表情說明他的看法跟孫長彌是一致的這同時也代表了海運部的態度。

 “我和越之雲剛才去看了那條船,按俘虜的說法,叫做海滄船,簡單說我們可以認為它就是一艘小號的福船,排水量大概在八十噸左右,船板由杉木製成,桅杆則是樟木的,船身用桐油、蠣殼灰和麻絲的混合物做了防水處理,另外船板船身之間的連接大量使用了鐵釘,各式各樣的鐵釘,方釘、鏟釘、扁頭釘、鋦釘……”

 “說重點行嗎?”有人對於這些細節的羅列有點不耐煩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對明代的海船有研究興趣。

 “這就說到重點了。”孫長彌並沒有因為被人打斷話頭而不快,繼續說道:“以我們現有的條件,要複製這麼一艘船就得要六到八個月時間,這還得是在備齊船料的前提之下。考慮到我們還得新建一所造船廠,這個時間至少還會因此順延一個月。”

 人群中傳來一陣交頭接耳之聲。所有人都很清楚三亞並不是穿越大業的終點,而是起點,但要將開疆拓土的計劃進行下去,海運無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而作為專業人士的孫長彌,話裡話外顯然對於可預見的造船計劃並不看好,這讓大夥兒都有些不安了半年才造一條排水量不足百噸的福船,那要等多少年才能看到馳騁大洋的艦隊出現?

 陶東來和寧崎小聲討論了兩句之後才開口問道:“那麼海運部認為今天俘獲的這批明軍當中,有能夠派上用場的人?”

 “沒錯。”孫長彌很滿意陶東來能夠聽出自己的弦外之音,點點頭道:“我已經看過審訊記錄,那十個水手裡面,有三個人在船寮做過事,具備一定的造船經驗,這種熟手可以大大縮短造船所需的時間。另外,這艘船也暫時還需要這幫水手來操作,直到我們培養出自己的水手,因為目前我們當中沒人會駕馭船上這種中式硬帆。”

 “中式帆船操作不便速度也慢,我們為什麼不直接造西式帆船?縱帆船的速度應該比福船快得多吧?”人群中有半懂不懂的民間專家提出了建議。

 “縱帆船是有很多優點,但我們現在還造不了……準確地說,造出來暫時也用不上。”越之雲接過了話頭:“因為我們現在暫時沒法自行製造船帆和索具,至於什麼時候能有縱帆船可用,那還得看農業部什麼時候種出棉花,或者外務部什麼時候能做成第一筆進口帆布的交易。”

 執委會的人都很清楚,在農業部的發展計劃當中,糧食、禽畜是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經濟類作物。而海南的氣候條件對於種植棉花而言並不理想,不是說不能種,但要在多山的田獨河谷地區大面積種植棉花,這在農業部看來是不太科學的,所以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包括帆布在內的布料恐怕有相當一部分還得指望從別的地方進口。但負責外交和商貿的外務部要做進出口貿易,那麼勢必也得依託具備一定規模的船隊才行,於是話題又回到了起點海運部什麼時候能夠造出堪用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