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2592章(第2頁)

當然他們幾人之中對此最有發言權的莫過於王安國,當年率領海漢艦隊直抵漢城,逼迫朝鮮國王李倧簽訂盟約的人,便是他父親王湯姆。後來海漢出兵朝鮮抗擊清軍入侵,建立大同江軍事基地,以及後來兩國間的一系列合作項目,也大多都有王湯姆的參與。

關於朝鮮國的種種情況,王安國應該是從很小的時候就獲得了比旁人更多的信息,而且他也是在場這些人裡邊唯一一個多次造訪過朝鮮國的人。

王安國道:“朝鮮人其實某些方面也挺像日本人,比如畏威而不懷德,吃硬不吃軟,越是對他們呼來喝去,他們就越會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所以我國跟朝鮮雖然簽署有盟約,但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是將其作為藩屬國對待。而當時的朝鮮內憂外患,的確也很需要我國提供武力庇護,於是就一拍即合了。之前國防部準備將大同江基地的部分駐軍部隊調動到遼東方向,朝鮮人擔心我們撤軍,還聯名上書,請求我國繼續駐軍。”

陶弘方笑道:“所以他們其實並不反感接受我國的管轄?”

王安國道:“以前還是有一些朝鮮官員會反對我國介入,不過三八年的那次宮廷政變之後,我們就順便將這些人都清洗了。之後的事情嘛,相信你們在三亞也見過不少來進修留學的朝鮮官員,這些人回到朝鮮之後,他們的執政理念自然是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國的影響。”

石成武接著話頭繼續說道:“所以近些年我國在朝鮮國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甚至連設立南北分治這種措施,在朝鮮國內遭遇的反對也不算太強烈。再三不五時地派艦隊過去沿著朝鮮半島海岸線轉一轉,展示一下我國的武力,朝鮮人就更不會生出貳心了。”

對於來自三亞的幾人而言,海漢對別國所採取的這些措施,他們過往可沒有這麼直接的信息渠道,雖然也曾在一些書面資料上看過相關的內容,但完全不如王安國、石成武這種當事人說得詳盡,不禁覺得十分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