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1583章 佔據主動(第2頁)

司法部為此專門安排了公審大會,雖然這個審理過程中並不需要荀鵬程作為證人出場,但司法部還是通知了他到場候命。在十月初的秋風中,荀鵬程與其他三千餘名旁聽民眾一起,見識了海漢司法部雷厲風行的手段。

首先審判的是另一起詐騙案,兩個騙子自稱是大明朝廷派來的秘密特使,來海南島的目的是要為朝廷取出埋藏在島上的一大筆價值連城的寶藏。當然了,要挖出這批寶藏肯定是需要一定的運作費用,所以這兩個人便要求他們的詐騙對象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來進行週轉,然後趁機吞錢走人。這種騙術雖然原始,卻依然能夠騙到無知民眾。而兩人結伴出動的好處就是能夠互相打掩護,

本來這兩人騙了財也就算了,就算被抓到那也只是詐騙罪。當日一切準備停當,但偏偏被騙對象因為損失太大受不了這個心理刺激,結果就弄出了人命。這兩人還想逃亡去南海,結果被警察攔下一查,頓時便被盤問出了破綻。

雖然苦主在案發時便自尋了短見,沒有辦法再充當人證,但這個案情調查起來並不困難。在核實完案情之後,法庭便在現場給出了判決,對兩名案犯都判了槍決,以命償命。兩名案犯雖然大呼冤枉,但卻並沒有尚方寶劍可以救他們,當即便由軍警押赴刑場執行槍決。

這種公審省去了大部分的舉證和辯護階段,因此進行的速度極快,幾乎是案情介紹加上宣佈判罰一氣呵成,留給被審者為自己辯護的時間也非常有限。如果沒有在審訊前就想好自己的辯護措辭,那基本上就只能伸著脖子等宣判了。

荀鵬程看了審判過程也有些感慨,作為一名曾經的新聞從業者,他也曾旁聽過一些案件的公開審理,大概知道法庭審理判決的流程該是怎樣。以今天這個審理過程來看,荀鵬程認為這基本上就是官方要快刀斬亂麻地處理這些犯人,並且以較重的判罰來震懾社會上還在蠢蠢欲動的那些人。

公開審理的第二起案件便是由荀鵬程舉報查獲的汪灝假冒大明使節一案,公審過程中並不需要荀鵬程親自出面,自有公訴人代為陳述他的證詞。而被告席上的汪灝顯然已經沒了當日意氣風發的模樣,臉色蒼白得如同紙面一樣,想來在牢裡的日子也是不太好過。

汪灝的詐騙手段本來就比較粗糙,加上人證物證俱在,根本就沒有給他留下抵賴的餘地。除了伏法認罪,他也沒有別的路可走了。最後法官宣佈,雖然案犯行騙未遂,但因為其冒充大明使節的行為性質極其惡劣,影響極壞,且涉案金額達數萬之巨,按照海漢刑法的量刑原則,最終判了汪灝三年苦役。

汪灝大概並不是太瞭解海漢的苦役意味著什麼,聽完了判決之後還是有點懵。但荀鵬程卻知道海漢設在各地的苦役營都是有著極高的勞動強度,很多人根本就熬不過三年。像汪灝這種身板,說不定進去一個月就累垮了,三年苦役,那基本上就是後會無期的意思了。

當然荀鵬程對汪灝並無什麼歉疚之心,對方當初可是安了心要將他騙個傾家蕩產的,如今送他進苦役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像汪灝這種故人,不管能不能熬得過三年苦役,以後最好都不要再見面了。

但經過這件事一耽擱,荀鵬程原本打算去海南島北方考察種植園的計劃也不得不暫時擱淺了。好在這起詐騙雖然給他帶來了一些麻煩,但錢財方面倒是沒有遭受到直接的損失,他依然可以將自己的投資計劃保留著。

雖然汪灝的案子已經結束了,但荀鵬程又遇上一件很妙的事——《三亞快報》準備就汪灝的案子寫一篇報道稿,而最主要的採訪對象自然便是他這個當事人了。

荀鵬程也不知道報社是從哪裡打聽到了他在這起案子裡的影響,但他作為曾經的從業人員,當然不會像普通小市民能有上報機會那麼興奮。荀鵬程向報社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身份保密,二是報社需要付一筆酬勞,答應這兩點之後才能接受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