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742章 引入移民(第2頁)

不過目前這個副主任的職位對於成大朋來說並沒有太實際的作用,他依然還是要從事之前的工作,扮演好米行老闆的角色。除了行事自主權會有所增加,他能調動的力量和負責的範圍暫時不會有大的改變。但成大朋更緊張的還是關於馬打藍船隊的事情,在聽說這事已經圓滿解決,人和船都已經送往北方處理之後,成大朋才算是舒了一口氣。

巴達維亞戰爭從七月初開始生亂,一直到九月上旬成大朋從占城返回,才總算是告一段落了。海漢並沒有直接參與到這次的戰爭之中,但因為成大朋等人的努力,海漢還是在第一時間獲取到了大量的戰場情報,而這已經很難簡單地用金錢去進行估價了。執委會通過這些情報,也理清了幾件之前並不是瞭解得很透徹的事情。

第一,荷蘭人的實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但南洋的其他勢力也不是穿越者們所認為的那麼弱小。荷蘭人或許是有依靠破釜沉舟的一擊來一勞永逸解決對手的打算,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在戰爭期間並沒能在戰場上佔據到主動地位,多數時間都處在被動防禦的位置,而且一度撐得十分艱苦。而馬打藍人也絕非在穿越者口中被形容為戰鬥力低下的南洋猴子,他們在這次作戰期間所表現出的動員能力和兵力調動、部署能力,甚至還在安南這個大陸國家之上。荷蘭人在巴達維亞部署的守軍規模跟海漢民團的陸軍兵力也有得一拼,但交戰過程卻如此被動,這的確是需要起海漢軍方注意的一個方面。

第二,後勤補給仍然是未來海漢南下必須要解決的一大難題。馬打藍的三次失利都不是輸在正面戰場上,前兩次是因為補給不足,而最後一次交鋒帶夠了補給,但卻被荷蘭艦隊抄了屁股。這個故事告訴海漢,如果沒有一處距離巴達維亞更近,更為可靠的補給基地,那麼即便攻下巴達維亞城,也很難在當地站穩腳跟。

第三點無疑就是凸顯出了情報工作的重要性,如果說荷蘭人在戰前就能打聽到馬打藍軍將在戰場上使用大量的巨型投石機,那麼範迪門大概在交戰初期就不會採用那麼保守的防禦方式。要知道在開戰前馬打藍人將這些投石機部件運抵港口卸下並進行安裝調試,就花費了好幾天的時間,而荷蘭人就白白浪費了這個原本可以對馬打藍軍進行襲擾戰的大好機會。要是馬打藍人沒能順利地在戰場上部署那麼多的投石機,那麼戰爭進程或許就將會完全不一樣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兩支軍隊的作戰方式和風格,現在都已經蒐集到了詳細的資料供海漢參考。雖然不知道他們以後還會不會玩出別的花樣來,但海漢軍方肯定會對其現有的作戰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佈置。

當然了,這種程度的戰備並不意味著海漢近期就會對南洋地區動手,畢竟在南洋作戰所需投入的資源實在太大,而且海漢今年的發展方向重心也並不是在南方。

時間進入九月,福建方向的事務正在逐漸增多,特別是今年大陸移民的引進工作,執委會已經將福建定為了主要渠道之一。大明中原和膠東地區的戰亂製造了大量的戰爭難民,而執委會的目標就是儘可能多地從大明接收難民,引入到自家治下地區定居。對於連生存都已經成為問題的難民們來說,只要有一口飯吃,放棄自己曾經的國籍似乎也並不是太大的問題。海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充當救世主,不但能夠大量引入人口,而且也可以更多地獲得大明官方的好感。

當然這個計劃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實施的,海漢自身的海運力量並不足以將觸手伸到遙遠的北方,因此還必須要通過轉運轉賣的方式,才能讓北方的難民來到南方。而且海漢在福建談不上有什麼根基,甚至連類似番禺李家莊那樣的大型移民轉運基地也沒有建過,並不具備接待大量移民的能力。直到五月拿下澎湖之後,海漢民政部才將籌劃已久的福建移民轉運基地的方案投入實施。澎湖這地方雖然名義上仍然是歸屬於大明,但實際上已經是完全由海漢掌控和支配了,在這裡處理大明移民的輸入輸出,毫無疑問要比在福建沿海方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