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444章 主動催促(第2頁)

這也難怪,海漢給予了願意合作的黎苗山寨極大的扶持力度,讓他們能夠通過勞動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和生活保障,並且取消了大明頒佈的很多歧視性規定,對黎苗兩族的待遇一視同仁。在能夠吃飽穿暖,獲得基本的尊嚴之後,黎苗兩族都不用再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和生產資源而發生爭鬥,年輕好鬥的少壯派又多數進了民團當兵,和平自然而然就降臨了。

不過在此之前的徵兵當中,為了保證佔據人口多數的漢人的利益,軍方一般還是主要錄取漢人兵員,黎苗兩族出身的民兵目前在民團中的比例大概也只保持在接近三成的水平。而這次軍方的擴軍徵兵計劃中,希望能夠更多的徵收黎苗兩族的青壯入伍,並希望藉此來緩解石碌項目在移民安置方面所面臨的壓力。

對於軍方這樣的安排,倒是沒有人提出異議,像民政部更是旗幟鮮明地表示了讚賞的態度。寧崎開口接道:“這樣也好,石碌項目需要遷徙黎苗山民有兩三千人之多,其中青壯佔了一半,你們軍隊把那些青壯收走,我們安排移民也輕鬆一些。”

由於軍方在事前的充分準備,這次的擴軍議案沒有在常務會上受到太多的刁難便獲得了通過。不過由擴軍所議案所衍生出來的為大明提供軍事援助的方案,因為涉及到的部門和所需的準備工作太多,並沒有在會上得出明確的結論,還需要另外擇時來進行專門的調研才行。

進入七月之後,從隔海相望的中南半島上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北越的部隊在經過三個月的連續作戰之後,總算基本剿滅了南越殘餘抵抗武裝的主力部隊,並且從順化往南至芽莊的沿海地區也得到了肅清,大量州縣改旗易幟,重新納入到升龍府朝廷的治下。而海漢一方在戰前所提出的南方四港當中,峴港和歸仁港兩處地方重新迴歸到北方朝廷的控制之下,已經可以進入到開發階段了。

這個消息對於執委會而言,可謂是痛並快樂著,高興的是這些垂涎已久的濱海區域終於可以納入到自己的治下,而痛苦的則是目前海漢並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用於海外大型工程項目的建設。目前建設部的技術人員和主要施工隊伍幾乎都集中到了昌化至石碌的築路工地上,而這條道路的一期工程就至少會持續到年底,屆時才有可能抽出一部分人員去安南那邊主持港口建設工作。雖然新添兩處海外領地讓所有人都感到很興奮,但石碌項目是現階段的重中之重,不容有失,安南港口的優先程度也只能排到後面了。

不過執委會不急,倒是有別的人開始急了。安南國為了峴港和歸仁港的開發,還專門派了特使來到三亞,與執委會磋商合作開發的可能性。

派來的這位特使倒也不是外人,就是最初派去黑土港的船隊在清化海岸搭救的難民鄭林,這人因為與北越權臣鄭氏有親屬關係,由此才讓執委會跟北越朝廷搭上了關係,有了後來的政治、軍事、經濟的全方位合作。而鄭林迴歸升龍府之後,因為在黑土港生活過一段時間,對海漢人較為了解,也就被委任為了特使,專門負責處理海漢相關事務。升龍府朝廷以租界名義承認了海漢對黑土港的實際控制權之後,鄭林被任命為觀察使,在黑土港又居住了一年時間。

當然在此期間鄭林所享受到的待遇就與當初逃難時有著本質的區別了,基本上吃住標準都是跟穿越者齊平,而這樣的生活水平已經超出了他在升龍府的待遇。在升龍府將他調回去委任新職務的時候,鄭林其實還頗有點捨不得離開黑土港了。

安南朝廷今年給鄭林所委派的新任務,就是與海漢商議南方四港的合作開發方案。而安南朝廷之所以會如此積極地主動參與進來,主要還是因為海漢主持開發的北方三處港口所產生的經濟收益讓安南的執政者看到了海貿的便利和潛力。而南方原本最為繁華的幾處沿海商貿港口,洞海、順化、會安,統統都已經毀於戰火,大量的明商選擇離開安南,回到大明或是在三亞落腳,而葡萄牙人暫時也沒有在南部海岸獨立建設大型港口的能力,南方地區的海上貿易幾乎陷入到停滯狀態,這讓曾對南方海貿寄予厚望的安南朝廷感到非常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