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 作品

第403章 碼頭見聞(第2頁)

除此之外,阮經貴還知道這種路燈既不燒油,也不燒柴,更不是黑土港出產的煤炭,而是一種被海漢人稱作“早氣”的無形氣體。阮經貴不明白這種氣體從何而來,為何能燃,只能將其理解為海漢人手中掌握的又一種無法解釋的“法術”。不過上次來的時候,這種高級路燈還只有在勝利港附近的景觀大道才能看到,而現在這種路燈已經出現在了三亞內河港周邊地區。

阮經文在來到三亞之後還是第一次被獲准晚上玩出,同樣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神奇的路燈,臉上的神情就跟見了鬼一樣:“大哥,這海漢人竟然如此奢靡,天黑還要在街上點起如此之多的油燈,這經年累月下來,得燒掉多少燈油啊!”

“二弟,這種燈並不燒油,而是燒一種氣。這種氣據說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不需太多的花銷。”阮經貴立刻給自己兄弟“科普”了一下這路燈的燃燒原理。

“喲,你倒是有些見識啊!”旁邊一名保安回過頭看了阮經貴一眼道:“一定是聽哪位首長說過吧?”

阮經貴傲然道:“在下去年是以使臣身份來勝利港做客,那時在下可是各位執委大人的座上賓!”

“老兄,今時不同往日了,你們那一國都已經沒了,就別擺譜了!”那保安顯然也很清楚這些新移民的身份,還好意勸道:“今後好好給首長們做事,這才是正道!”

很快來到碼頭上,阮經貴注意到這裡除了他們這一行人之外,還有大約一百多人的民團軍和同等數量的黑衣警察已經在碼頭上佈置好,中間甚至還夾雜著十來個穿著大明軍服的人。阮經貴上次來勝利港的時候就見過羅升東和魏平,也知道那些人是崖城水師和榆林巡檢司的人,之所以出現在碼頭上也不過是配合海漢人的需要,讓新移民誤以為這裡是大明的統治區而已。

眼前的情景讓阮經貴不禁回想起了前些天他們乘船剛剛抵達這裡的時候,在下船時看到碼頭上也基本是同樣的情景——民團、警察、大明官方、海漢民政部以及老移民代表統統都有。

很快便有民政部的歸化民幹部過來對阮經貴等人作了簡短的訓話,大意就是告訴他們等下如何協助安撫移民情緒,組織移民在碼頭上整理好隊伍等待安排。這些事對他們而言都是親身經歷過的,要站在不同的陣營再複製一遍倒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就在天色終於慢慢暗下來的時候,入海口的水面上終於看到了點點燈光,那是海船桅杆上掛著的燈籠。很快一艘領航的小船便駛入碼頭,其後跟著兩艘四百料的中式福船,不過這兩艘福船的船帆已經經過了勝利港造船廠的改造,使用了新式的海漢軟帆,而不再是傳統的中式硬帆。

目前海運部名下還有三十多艘中式帆船,雖然早已經向造船廠下了300噸級的貨船訂單,但由於海軍的訂單積壓太多,以至於造船廠根本騰不出大型船臺來完成海運部的訂單,因此目前三亞與中南半島之間的海運任務依然是依靠頭兩年通過各種途徑蒐羅回來的中式帆船來完成。

傳統的中式帆船航速慢,載貨量較低,已經慢慢開始不太適應兩岸間日漸增加的貨運量。現在往返於兩岸間的船隻不但要運輸煤炭和移民,還得裝運各種海漢出口商品和其他物資,這次發動戰爭之前軍委徵集貨船運送物資,就導致對安南地區的海運業幾乎完全停擺了。不過這種窘迫的狀況應該在今年內就會得到有效的改善,執委會已經批准了勝利港造船廠的二期擴建計劃,除了幾座300噸以下的小型船臺之外,將會再興建兩座500噸級的幹船塢,以及兩座1500噸級的大型船塢。

在前前後後下水了十條500噸級的大船之後,海運部已經不甘繼續在這個噸位上折騰了。噸位更大,裝載空間更多,續航能力更強的帆船,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設計方案。並且在這個噸位的新船上,將會開始試安裝工業部門升級過的動力蒸汽機,如果一切順利,或許一年之內就可以看到第一艘千噸級的機帆船下水了,這種跨時代的新式動力船隻將有望提前一個世紀的時間出現在這個時空中。

當然要推動這麼大項目得以施行,僅僅依靠年輕的越之雲和孫長彌的影響力還是不夠的,在這個過程中“海漢軍工”和軍委都起了不小的作用。軍委表示願意從這次在順化的繳獲中拿出五萬元,專門提供給勝利港造船廠從事下一代海軍戰船的研發設計工作。而“海漢軍工”也很豪爽地拿出了兩萬元資助這個項目,並表示將會同工業部、能源部等相關單位的技術部門,對未來機帆船的一些關鍵性技術環節進行聯合技術攻關。

不過未來即便是這種機帆船能夠順利地研製出來,現在看起來財大氣粗的軍委也未必能夠下多大的訂單。僅以現在的“探險級”戰船為例,第三批下水的戰船在經過了多次細節上的技術改進完善之後,在遠東大概已經沒有同等排水量的對手能與之匹敵了,但其造價也節節攀升,突破了兩萬大關。如果再加上列裝海軍之後的日常維持費用,這麼一艘船的造價加上入列第一年的軍費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數目——事實上海軍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經終止了繼續訂購噸位小一號的“探索級”,將有限的軍費預算儘量用來供應給海上續航能力更強的“探險級”戰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