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出書圈粉(第2頁)

    宣紙主材料是青檀樹皮,配合稻草等,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工序方能製成,很是耗時耗力。而當地野生青檀數量有限,所以產量就有限。


    這樣一來,從原料上卡住了,別說你蕭銳想用這個紙印刷出書了,就是號稱五姓七望的千年世家,足夠豪門了吧?許多收藏的古籍孤本,想印刷出版也不能,依舊是竹簡保存。而他們普通的家族子弟用紙,也是質量有限的草紙,就這,價格還不低呢。


    想要達到印刷的水準,九十萬字?一本書的紙張造價得多少?賣多少錢?多少人能買得起?能賣出去多少?


    計算過這些,裴寂放棄了,蕭銳也放棄了,給了裴寂一筆錢和一間鋪子,讓他去張羅找人抄錄和經營。


    但蕭銳沒想到,這老頭兒如此黑心,十金?就這都被人搶?還不夠賣的。長安人傻錢多嗎?早知道這麼有賺頭,我幹嘛關了當初那間文房四寶鋪子?


    蕭銳直拍大腿,好像錯過了一個億似的。


    不過轉念間忽然想到,對呀,造紙造紙!大唐紙張這麼珍貴,我可是有優良造紙工藝的,應該進軍造紙行業才對。


    嘖嘖……宣紙不是受限於原材料嗎?不怕,後世用木材造紙、竹子造紙、棉花杆造紙等等,還愁原材料?


    略微思索,蕭銳提筆疾書,兩個時辰,制定好了竹紙工坊的開辦規劃,這個事情沒瞞著裴寂,著實把他給驚到了。


    當聽到蕭銳要把造紙的事交給朝廷工部,跟灞河邊上的老兵工坊一樣,造紙工坊也用老兵。一石三鳥,既能幫助充盈國庫,又能解決朝廷紙張緊缺的問題,還能養活退役老兵。裴寂服了,為蕭銳這種無私的氣度折服。


    做了多年宰相,他敢斷言,滿朝文武沒一人有這等心胸。誰拿到這個方子,都會自己開設一傢俬人的造紙作坊,將來可是絕對的暴利,甚至能興旺家族百代不愁吃穿那種!蕭銳就這麼給獻出去了?


    別說裴寂了,就是皇帝都被震驚到了。紙張不同於鹽鐵,這個是可以私營的,這東西蕭銳都捨得?不,李二從蕭銳眼神裡看出了三個字:瞧不上!


    這混小子,瞧不上官職爵位、瞧不上金銀財富,那世上什麼東西能入了他的眼呢?該不是朕座下這個位子吧?李二心裡泛著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