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 作品

第六百八十一章 兼濟天下



                袁熙的回答,完全出乎田疇的意料之外。

    這幾百年來,從涼州到幷州,再到幽州,胡漢雜居,一直是邊地極為頭痛的問題。

    雖然上溯幾千年,兩邊部民幾乎都系出同源,但在漫長的歲月裡面,因為所在地域的外部環境和政治取向等各種因素的不同,開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有的成了國家,有的成了部落,生活習性也漸行漸遠,產生了不同的文化,衝突摩擦也時有發生。

    春秋戰國之時,便有夷狄之辯,秦朝依靠大一統暫時將其壓制下去,但隨後的秦末大亂,讓中原元氣大傷,也讓邊地的外族蠢蠢欲動。

    劉邦立朝之時,漢廷的實力是頗為孱弱的,所以經歷了白登山之圍後,接連幾代,漢廷對外的政策都相對弱勢,以防禦為主。

    這個期間,邊地漢人的處境,其實是頗為艱難的,漢廷對其保護不夠,胡人又時常侵擾,此時邊地的風向,便是胡強漢弱,導致邊地漢民一直尋求內遷,此消彼長,外族氣焰也越發囂張。

    直到漢武帝時期,漢廷才依靠衛霍,徹底將匈奴打得遠遁,再不敢窺視中原,原本其他心懷不軌,伺機窺探的外族也紛紛歸附朝貢,中原得保上百年的和平。

    草原沒有永恆的霸主,但所有的部族都想當霸主,在西漢先後幾次沉重打擊了匈奴後,匈奴勢微,分裂為南北匈奴,後來南匈奴在東漢投靠了漢廷,被安置在了河套地區,但北匈奴一直作亂,被班固擊敗後,又被鮮卑攻擊後逐漸勢弱,迫使其西遷,鮮卑趁機崛起。

    然而被安置的河套地區的南匈奴,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當初漢廷將其安置在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地區的做法,就頗受詬病,因為河套地區不僅富庶,而且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河套地區是黃河中部流域最適合耕作的地區,土地極為肥沃,也是漢朝重要的馬場,時代居住著大量的漢人,但因為漢庭的南匈奴內遷政策,很多漢人土地被佔,然後被漢廷逼著往南內遷,離開了世代居住的家鄉河套。

    這種情況持續幾十年後,河套地區胡漢的比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以前的漢人為主,變成了南匈奴佔絕對的比例。

    呂布的家鄉五原郡便是如此,呂布祖上時候還是當地豪強,但呂布出生後漢人的勢力就大幅削弱,到了呂布成年時候已經只能勉強支撐,以至於呂玲綺童年過得也不怎麼好。

    後來隨著呂布等良家子舉族從軍,河套地區的漢人再度減少,後來幷州實際上已經是被南匈奴全面控制。

    袁熙對於漢廷的做法,其實是頗有微詞的,他覺得這是朝廷衰敗的顯著表現,不思擴張進取,而是將自己的土地拱手讓給外人,實在是自毀長城。

    但胡漢的問題,確實非常複雜,袁熙至今也沒有找出一個能夠讓自己滿意的答案,尤其是在幽州地區,也存在類似的問題,譬如遼西的烏桓和漢四郡的東夷,也在不斷和漢境邊民產生衝突。

    這種困境,遲早要面對,所以袁熙如今要做的,就是藉助田疇,來驗證自己想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