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陳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新年(第2頁)

西邊的劉宏直接將這個項目改為關西勇士的角觝戲,手搏席,甚至要不是不許帶兵甲入禁,劉宏還要舉行武鬥。

不約而同的是,在洛陽的朝廷上,辯經節目的時間也被縮減了,他們也加了一些武鬥類的項目。看來,即便關東的君子們再不願意接受,也明白一個屬於武人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而在洛陽的角觝戲中,來自濟陰的李典成功拔得頭籌,獲得了他的榮耀。

時隔四年,這個年輕豪傑終於等到了他們武人的時代。

在長安和洛陽紛紛祭祀上天,開正旦大朝的時候。廣宗的年就過得非常沉悶和緊張的。其中最緊張的就是拜神一事。

作為以宗教起家的組織,太平道自然是非常忌諱民間去祭祀其他神靈的。

而春節呢,這下面祭祀的神又是最多的。什麼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甚至連家裡的門、灶、戶等都要祭祀,還不包括各里社一些自己的祖先、野祠,總之有什麼祭什麼。

而且因為戰亂的出現,飽受離亂之苦的百姓黔首們紛紛將希望寄託在這些神靈頭上,這裡面當然包括了太平道的黃天,但也包括了其他神靈。甚至一些人聽說泰山府君也很靈,也將祇拉出來供奉。

而這自然就是不被太平道允許的,於是在別的地方正旦是喜氣洋洋,而在廣宗周邊卻是在清查誰在供奉野神,氛圍壓抑一時頗有點道左以目的味道。

實際上,河北太平道之所以如此緊張,背後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次來廣宗朝見的渠帥比預想中的少了很多。

除了一些被消滅的如豫州地區的方外,如兗州、荊州都沒有來參加。甚至青州的一些郡也沒有來,只有東來、齊國等地還是送來了賀禮。

這還不是最讓河北方面最難過的,最難過的是,離此不遠的泰山方只派來了一個使團,並沒有以下的身份,反而是以盟友的身份來參加。

這一難堪局面,河北方面只能自己苦吞,以他們如今的實力,還沒辦法靠武力使泰山方服軟。

正是這種變化,使得太平道越發保守,容不得下面再有任何忤逆的地方。所以,這個年他們治下的黔首是過得並不開心。

但以上的種種,都不是鄴城地區老百姓們考慮的。他們正用難得的安寧,用心準備著這一節日。

和廣宗那邊一樣,實際上泰山軍這裡也對鄉野里社敬奉野神頗有微詞,但他們比廣宗那邊聰明的地方是,他們知道老百姓無論供奉何種,實際上都是在求的人事。

在沒辦法給治下百姓一個安定的環境,嚴格要求他們不要做什麼實際上收效甚微。所以,他們並不打算直接從這一塊該風易俗。

除了禁止一些神巫以此撈錢害命之外,像什麼燒香,買綢緞給泥塑供奉之類的,泰山軍都沒有制止。

因為有些時候,人們確實需要一些寄託,不然容易生亂。為此,泰山軍還有意加強了一些好的習俗。

比如,鄴城邊有個風俗,就是正旦裡看樹上的冰凌,可以預卜來年的豐收。如果枝頭上的雪花是圓形的顆粒,那就是豐收的吉兆;如果是片狀的,那來年就可能遭遇旱情。

因此,當正旦這日早上,黔首百姓們爬上看樹冰凌,看到的盡是又圓又亮的顆粒後,皆歡呼雀躍。

而泰山軍就將這一喜訊傳遍了各處,好讓他們知道來年必是個豐收年。

除了這些,泰山軍也有意將一些新的事物滲透入治下。

比如紙!

此世早已有紙,只是工藝還不行,紙張脆弱易碎。之前張衝在泰山蟄伏的時候,就改良過這些,已經有了完整的能日常使用的紙張工藝。

後面泰山軍打下朝歌,在其北面的漆園,用漆園竹又改良的了工業,提高了紙張的韌性,此類紙張也叫漆園紙。

此後泰山軍內部的公文幾乎都是用這些漆園紙。

為了將宣傳和紙張能傳入到治下,泰山軍的工匠營專門做了一批對聯。就是兩條黃紙,上面寫兩句宣傳話。

比如:“男耕女織齊下手,吃飯穿衣不發愁。”

這些都是宣教部門的口語,專門教育黔首百姓們的。所以這些東西都是免費發給他們。

但不知道怎麼傳的,傳著傳著,這些對聯就成了泰山軍的黃符。還將這些也當成了某種神靈放在家中供奉。

顯然,即便是有泰山軍改革意志的對聯,但在里社的黔首們眼中,它們還是以往的那種意義。

舊有的觀念依然統治著他們的思維。

而且這還產生了一個大變化。那就是他們在造神。

鄉野里社的黔首們之所以拜神,就是祈求神靈能保佑他們生活安康富足,其背後有很強的功利性。

但現在,泰山軍來了,幫助這些黔首實現了十世都未有的翻身,他們分到了土地、宅基,開始被人尊重,生活在一個不會有制度性欺壓他們的環境。

這種現實的巨大改變讓他們將對神靈的祈禱轉換為對張衝這個人的祈禱。他們將張衝當成了神。

過去他們是牛馬,現在他們也成了人。所以在這個春節,他們無不感念張衝對他們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