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陳 作品

第二百四十九章:賭命(第2頁)

“我人生有兩個貴人。一個是我的岳父,一個就是劉公劉太守。我是受岳父資助才能入盧師門下,後來受當時的太守劉公所賞識,做了上計吏。每年入京見識了不少京都風物,格局才情才稍長了些。但後面劉公因事徵召回京,然後就得罪了京中的某個大人物,劉公就被貶到日南。”

說著,公孫瓚就直盯盯的望著劉備,問道:

“你知道日南在哪嗎?”

被公孫瓚盯著發毛,劉備搖了搖頭,示意不知。

公孫瓚呢喃道:

“是啊,以前我也不知道此地在哪。後來劉公被貶日南的邸報送到時,我才找人問過,原來那日南郡在大漢的最南面,到了那裡,甚至大日都是向北看的。”

“你知道嗎,玄德。當時郡寺上上下下守劉公恩惠者不知凡幾,我只是其中一個。之前,大夥都信誓旦旦要追隨劉公,劉公去哪,我們就以父事之,掛印去綬,一路追隨。但等到劉公真要貶到日南後,彼輩盡食言,而我也惴惴不知所措。”

“但突然……”

公孫瓚伸出一個手指,就點了點自己的心:

“突然我就想到一個事,當所有人都逃避的時候,如果只有我挺身而上那是如何?如果我追隨劉公去日南,我會獲得什麼?我可能會死。不,不是可能,而是幾乎。你想,我一個邊地長大的去最南方,不說瘴氣,就是水土也會要了我的命。但我還可能獲得什麼?就是名!”

“所以當時擺在我面前的的選擇,要不我和同僚們一樣,當劉公去日南的事沒聽到,沒看見。但我會像庸人一樣蹉跎在那位置上。要不我隨劉公去日南,要不出名要不死。”

“玄德,如果是你,你會選什麼?”

劉備一直聽的很認真,他明白這是師兄在傳授他經驗,甚至在向他道出這個時代上位最關鍵的心法。

劉備毫不猶豫:

“我會追隨劉公,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也要五鼎烹,豈能老死於床榻。”

公孫瓚一拍大腿,讚歎:

”好,玄德,我沒看錯你。我早就知道咱們是同道。不錯,我選擇去追隨了劉公去了日南。出發那天,我和劉公一起上了京都的北邙山,要祭祀前人,當時劉公的祭詞我至今猶記。”

“昔為人子,今為人臣,當詣日南。日南多障氣,恐或不還,與先人辭於此。”

念著當年的祭詞,公孫瓚久久不能忘懷。

他正色對劉備道:

“玄德,這是我第一次感懷作為人臣之忠烈所在。你我作為人臣,為國盡忠自當分內,但更要能受得了委屈。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這些你日後都要懂得的。就比如我追隨劉公南下日南,但半道朝廷的赦免文書就到了,劉公被赦免,而我也因此義舉而被舉了當年的孝廉,之後一路亨通。”

“玄德,你今日之事就與我當年一樣。這一條路非常危險,但做成了自然前程無憂,做不成那就是為國盡忠。你要如何選,都在你這。為兄都會支持你。至於那個宗員,你不用多念,就在剛剛我還得知滎陽令在罵那宗員,說他將俘口都殺了,現在城牆修繕都找不到人。類宗員這類人,必損陰德,沒有好結果的。”

劉備默默消化著公孫瓚的這番話,良久,他突然問了一個問題:

“師兄,當年你選擇追隨劉公南下,料到他會被赦免了嗎?”

這句話大出公孫瓚所料,他像是第一次認識劉備一樣,上下驚訝得看著劉備,最後還是坦誠:

“玄德,你果然內秀。沒錯,我當日選擇南下,就是賭劉公會被赦免。其中關節不能與你多說,但能告訴你的是,以我當時的關係並不能確定劉公一定會被赦免。但只要有這一絲可能,我也會去賭。說到底,如我輩,不去賭命,如何起家。”

劉備明白了,他鄭重的向公孫瓚拜首,道:

“師兄,我想和你借一人。”

------------------

“辣娘,這地方叫啥?”

於此同時,泰山軍功高第一的驍將丁盛,正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一處廢棄的陂塘外。他對邊上的一個文士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