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陳 作品

第二百四十四章:避實(第2頁)

世上從來就不缺聰明人。這些投何儀的山寮眾們知道黃巾軍下一個目標就是打滎陽。打滎陽不就是打敖倉?敖倉是什麼地方,那可是粟山粟海,只要隨黃巾軍搶一把,那日後還會缺糧吃嗎?

之後何儀向索亭戍長仔細詢問了滎陽的情況。

從中得知,此刻的滎陽的確空虛。其本來有兵兩千,但一半之眾已經彙集附近幾個縣的縣卒,南下管城,欲阻擋駐軍在苑陵的張衝部。

很顯然,滎陽方面並沒有料到,會有一隻賊軍會飛度嵩山,從密索道奔襲而來。

得了這個情報的何儀,大喜,決定加快速度,抓緊戰機,所以他並未在索亭修整,只稍微整頓了剛投降的兩百戍卒,就向著二十五里外的滎陽而去。

其部於當日申時,趕在太陽下山前,行至距離滎陽城只有不到十里的一處平原,駐軍修整。就這樣,從二十二日伏殺京縣援軍,到二十三此刻兵圍滎陽,何儀一共只花了一日便趕到,可以說相當之順利。

其實事情的發展確實如那位投降的索亭戍長所言,此刻的滎陽分外空虛。

無論何儀是不是私信太重,自己率軍獨走,但有一說一,他抓的時機是真的好。此時,何儀連破京縣、索亭兩處,日驅四十里,所當無一合之敵,證明了走京索道確實避實就虛,正得兵法之妙。

此外,何儀用兵果決也是其中重要因素。何儀伏殺了京縣兵後就有了奔襲滎陽的念頭,而等順利擊破京縣,這個念頭直接被他果斷執行。這是一個優秀的將領應有的素養。

而且為了保證突襲不被發現,達到出敵意料的目的,何儀專門選了山間僻徑間道而行,一路上要是遇到樵採的樵夫,也擄到軍中,以防其報官。

當然何儀順利完成此突襲,和他麾下的這兩千部下也是密不可分的。之前他從張衝那領了伏擊任務,就從自己麾下六千軍卒揀選了兩千精銳,而且不帶家屬和輜重。正是這一隻精幹武裝,又輕裝簡行,才完成了突襲滎陽之戰略目的。

正是上述之種種,當何儀率部駐紮距離滎陽城不足十里的地方時,滎陽城內的滎陽令得到了城外商旅的報警。

這些商旅稟告城外十里外有黃巾軍。

滎陽令根本不信,直接將這些商旅以欺軍之罪給斬了,首級還吊在外面的城頭。

就在外面這些首級還淋淋滴血的時候,正巡縣的郡督郵慌忙帶著輿隊逃竄入城,並給滎陽令帶來一個絕望的消息:

“黃巾蛾賊,大兵壓境。”

此任的滎陽令叫楊懿,出自顯赫的弘農楊氏。其人有著傳統的公族子弟的習氣,那就是極度自信又目中無人。但公族的教育,又使得此人頗有能力。

但可惜楊懿已經為尚書檯的選部銓選升遷了。他已經坐滿了三年縣職,要上京敘職去。當然這個年資一滿即能升遷的待遇也就是他們這些公族子弟才有的。要是都這樣,那也不會有那麼多一輩子都在縣丞任上蹉跎一輩子的老吏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楊懿不願多生枝節,對城內防務軍陣一概不理,只等新的滎陽令到任,他這裡一交接,就可以回京做他的議郎了。

但誰知,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黃巾兵殺來了,而這時候新的滎陽令卻還未趕到。沒奈何,楊懿只能再此攬下這個爛攤子,重新接過滎陽防務。

楊懿還是非常有能力的。他做了三年滎陽令,非常清楚滎陽防衛的重點就是滎陽的北側水門。靠這條水門就可以直入黃河,再下洛水,然後一路可進入京都。換句話說,滎陽就是丟了,這水門也不能丟。楊懿一定要守住滎陽水門這條水道。後面的敖倉、廣武城都在這條水道上。

於是,他以滎陽令的名義,發檄徵調滎陽丁口八千,上至耄耋,下至束髮之齡,只要能拿得動戈矛,統統在被徵之列。甚至丁女也被徵發,用給城頭上的丁男轉輸補給。

楊懿這次是真的狠。河南郡作為京畿郡,在籍人口大致在百萬。但其中洛陽一地就劃去了三十萬。而河南郡領縣有二十一城。換句話說,拋開京都,剩下諸城平均每城不過有口兩萬。滎陽城大,稍微多些,但也不過三萬人上下。

而楊懿這一次直接徵了八千丁男,可以說將滎陽城掃地為兵,若不是此地大族眾多,也都支持楊懿,這種徵調規模是不可能做到的。

要知道,此世畢竟不是秦漢的軍國體制,可以用行政命令調動全國資源。東漢他雖然是漢,但到底和西漢不同了。

楊懿徵了這八千丁男,再並上自己手上的千餘縣卒,就做如下佈置。

趁著敵還未圍城。立馬在城南修造三處壁壘工事,和城牆上的弓弩兵互為犄角。然後在最重要的北門水門,沉了三條巨舟用以堵塞水道。

對這一決定,滎陽城內諸多大族是堅決不同意的。往公說,滎陽這條水道是漕運水道,還是最重要的一條通道,每日來往舟船如織,可以說是金子流淌的不為過。這裡一沉,後面日費何止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