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陳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八章:兩河(第2頁)

計定,三月初四日,張衝率擴充的突騎八百出奉高,穿徂徠山與蓮花山山口,向著二百里外的泗水東岸的魯國兵發動奔襲。

於此同時,典韋部帶著郭亮部率老卒一千也從奉高開出,向著北面博縣增援。

一場沿著泗水和汶水相間地的戰爭一觸即發,也稱兩河之戰。

---------------------------

頭頂的太陽,漸漸西沉。

一隻騎軍剛剛穿過身後崎區的山道,走入一片平原。風起了,吹得眾騎士身後的背旗發出獵獵聲響。

而在眾多旗幟中,有一面最高的大旗,在夕陽的余光中鍍上了一層金光,透過這眩暈,可見旗幟上寫書一個大大的“衝”字。

沒錯,這就是今日午從奉高而出的張衝。他帶著八百突騎,不急不緩的穿過徂徠山谷口,並不急於奔襲。此戰的關鍵在於奇,而不在於急。泗水東岸的魯國兵就一直打算駐紮在那,而以丁盛等人和典韋的援兵,博縣也不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所以張衝不用和時間賽跑,更要的是隱蔽。

為此張衝在前路已經發了二十六隊哨騎,每隊二人,前後偵查二十六里,就是為了能及時將一路上各塢壁的探馬殺絕。

這會,張衝正和田俊說著話:

“大用啊,你做突騎主將這麼久,對騎兵之道有什麼領悟嗎?”

田俊一聽這話,立馬就支稜起來對渠魁道:

“大用愚鈍,雖有軍營學舍教導,但總結起來就在一個‘奇’。”

張衝笑了,就讓田俊解釋:

“孫子有云:騎兵之利在於遮其糧食,絕其軍道,敗其津關,發其橋樑。我總結就是避實就虛,以騎軍之速、出其不意、燒其積聚、掠其田野,絕其糧道。此外對於乘勝追擊之時,騎兵也更加有利。”

聽田俊這番話,張衝不時點頭,說明田俊已經是此世合格的騎將了。但還不夠,他還不知道騎兵有其正。

張衝揮著馬鞭,指點田俊:

“大用,你不錯,能說出這番話來,可見是用了心的。騎兵又叫離合之兵,能離能合,能散能集,百里為期,千里而赴,出入無間,故名離合之兵也。但這只是將騎兵之道理解到了第二層。”

“第二層?”

“沒錯,我將用騎之道分為三層。這一層就是將騎兵視為正兵,對軍陣之兵勐打勐衝,不用騎之機動迅捷,而之用騎兵之撞擊兇勐。如此用騎,不用幾仗就要把騎兵打完。而一騎所費,十戶所養。這麼蠻打就是家中金山銀海也要打光的。而且此種戰法一旦遇到嚴整軍陣,那就要被撞得頭破血流。初時,因為軍陣追求更長的攻擊寬度會選著布疏陣,所以騎兵能通過此疏列間隙突進。往往你聽說誰誰誰一騎當先,破數重陣,就是破的這種疏陣。但要知道敵人也會因時而變的,後面知道你用突騎,那敵人就會選擇在疏陣後列密陣,到時候突進去的騎兵十死無生。

而用騎的第二層境界就是你說的,以騎兵為奇兵。狂飆突進,長途急馳,饒過敵堅陣,穿插敵後的重要據點、津關、絕其糧道。尋常騎將能有此認識,已經合格。但這也只是瘸了一條腿,只用了騎兵的機動而丟了騎兵之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