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123【黑話切口】(為企鵝大佬加更)(第2頁)

 張廣道說:“山裡到處都是,平時也用來編藤筐。比竹筐麻煩一些,藤條要先泡過,不泡軟了沒法編。”

 朱銘這是要做藤牌,原材料可以有多種,紅藤、黃麻藤這些都行。

 再三確認黃麻藤有用,朱銘說道:“我記得是用水泡半個月,取出來晾曬三天。然後再用桐油來泡,泡完再曬,曬完又泡,反覆泡曬一年左右。這樣做出的藤牌,刀砍不入,水火不侵,而且輕便得很。”

 “那得用多少桐油!”白勝咋舌道。

 “是挺費錢的,但遲早要做,”朱銘說道,“等藤條都浸泡好,明年選幾個會編藤筐的。讓他們別種地了,每天專門編造藤牌,按天給他們發工錢。”

 如果是在漢中和四川作戰,完全可以訓練藤甲兵。

 到時候,披甲率百分之百,山地奔襲和作戰都非常方便。

 桐油燃點400多度,比普通木柴高多了,遇到足夠點燃藤甲的火攻,其實穿不穿藤甲都一個樣——全得被燒死。

 朱國祥望著那些荒坡:“不適合耕種的坡地,可以多種桐油樹。三四年之後,我們就可自產桐油,藤牌藤甲都能大量製作。”

 張廣道聽了極為興奮,給朱銘打了個眼色,兩人走遠了開始交流。

 “朱兄弟可是在準備造反?”張廣道低聲問。

 朱銘並不承認,但也不否認,只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先把兵甲打造出來,也可以防備山中土匪。”

 張廣道笑得很開心:“俺懂的。”

 “你就那麼想造反?”朱銘忍不住問。

 張廣道說:“俺認不得幾個字,也不懂什麼大道理。但俺走的地方多,認識的人也多,這世道不給好人留活路。別看大明村紅火得很,多換幾個知縣、主簿,遲早要對大明村動手。也不派兵來,就是來清人清田,讓咱們多多交稅。到那個時候,要麼老實聽話,要麼扯旗造反,要麼就得縮回山裡當土匪。”

 “你倒是看得遠,”朱銘搭著張廣道的肩膀,湊到他耳邊說,“若想造反,就跟著我爹讀書。多認得幾個字,學會算複雜的賬,否則伱做不成統帥。”

 “俺記得。”張廣道重重點頭。

 一條條小船,逆河流而上。

 “大郎!”

 鄭泓遠遠就招手大喊。

 鄭家的船停在江邊,並沒有進入小河,幾十個“移民”也在那裡聽候安排。

 大明村生產的最後一批春茶,正在往船上搬運。

 還有許多土特產,諸如竹器、木器、草藥、家禽之類,也以極低價錢賣給鄭家。那艘船依舊是裝不滿的,還要去上白村和下白村買點貨,比如白家春天沒賣完的團茶。

 “道長,這便是朱大郎,那位是朱先生。”鄭泓介紹道。

 或許是關乎師祖的消息,薛道光顯得有些急切,跟朱銘打招呼之後,就徑直往朱國祥走去。

 紫陽真人張伯端,晚年在浙江台州羽化。而他的那些弟子,則大多活動於陝西,徒子徒孫們根本不知道祖師的下落。

 “貧道薛道光,見過朱先生當面。”薛道光作了個道士揖。

 朱國祥哪裡看得懂,只普通作揖回應:“見過薛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