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073【陸提學】(第2頁)

  翌日,朱銘按兵不動,只等著張廣道繞後偷襲。

  四當家卻去找楊英,說明了詐降計劃。

  楊英左思右想,覺得此事可行。又害怕四當家真投降,於是安排自己的心腹設伏,把四當家的人放在後面。同時,讓四當家單獨跟在自己身邊,不能直接指揮其部下。

  緊接著商定,當晚派人綴著繩索,從峭壁下去找官兵詐降。

  待幾隊官兵穿過殺虎口,立即投下落石,將官兵前後阻斷,隨即全軍殺他個措手不及。

  ……

  洋州城。

  前幾日來了一位大官,就連忙著催稅的李通判,也跟知州一起去殷勤作陪。

  此官姓陸名榮,是利州路提舉學事司的主官,簡稱陸提學。

  如果放在明代,提學使一職,一般由按察副使來擔任。而宋代的提學司,卻屬於獨立機構,直接聽命於禮部。

  不但提學使權力更大,就連各州的州學老師,也比明清兩朝含金量更重。宋代的州學老師,必須是進士出身。而明代的州學老師,全部由舉人、貢生擔任。

  特別是到了徽宗朝,蔡京主持教育改革,對州學老師的要求更高。

  如果想當州學教授(校長),那就更為嚴格。必須是進士一甲出身,或者全國會考前十名,或者州府考試前五名並中進士,又或者是太學優秀畢業生——這種出身,放在明朝可進翰林院。

  這麼說吧,洋州的州學老師,隨便拿出一個來,都能在學歷上吊打向知縣。他們如果轉任地方官,至少也是知縣起步,或者在京城附近擔任主簿,而且晉升速度超級快。

  而這位陸提學,卻又專門監管州學老師!

  每年四月到八月,都是提學使巡視各州的時間。陸提學先去了興元府,又坐船順流而下來到洋州。

  前三天,一直在遊山玩水,知州、通判、教授全程作陪。

  招待費由官府報銷,洋州每年的公用錢(招待費)定額4000貫,而且還可以拿出去放高利貸。王安石、蔡京的通商法,也被地方官利用來放貸,逼著商賈必須向官府借錢。

  第四日,知州安排了戲曲。

  陸提學一邊看戲,一邊吃酒,詢問洋州的士子情況。

  龔教授(校長)趁機說道:“陸學官既然問起,在下要舉薦一個八行士子。此人姓朱,字成功,年方十五,卻已貫通三經。”

  “竟有這等事?”陸提學頗為驚訝。

  宋代的神童非常多,無非《論語》、《孟子》學得好,又或者小小年紀便有詩才。而貫通三經可不能亂講,那已經不是神童,都能稱得上名儒了。

  李通判笑著說:“犬子前些日子,去同窗家裡做客,在鄉下發現了那位神童。”

  陸提學好奇道:“怎知他貫通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