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子下 作品

第1449章 原來我是有感情的(第2頁)


際上就是一種股份制,戰國時期,蘇秦掛六國相印,公孫衍在魏、趙、韓、燕、中山國都當過宰相,那個時期,今天做齊國宰相,明天做魏國宰相,實際上就是一種職業經理人制度。西方國家鼓吹的那一套現代經濟理論,華夏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就玩兒過了,而且早就證明玩兒不通”。

“而世家、家族不僅有血脈凝聚和共同的精神傳承,更重要的是那是自家的產業,他們會比任何職業經理人都上心,哪怕就是某一代蠢了點,但長久形成的規則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這艘大船不偏離航向,九頭小豬向一個方向拉,也遠遠好過四匹大馬朝四個方向拉”。

朱老爺子淡淡的看著納蘭子建,“財閥做大,控制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這是一種新的剝削制度”。

“外公,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也不存在沒有剝削的社會。但,可以做到相對的公平”。

“怎麼相對的公平”?朱建民曾經主抓過經濟,雖然對納蘭子建的謬論很不屑,但也想聽聽他還有什麼自圓其說的藉口。

“我們華夏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文化優勢。歐美的價值觀是利益至上,他們的家族企業可以做到赤裸裸的剝削,但是我們不會,我們的文化土壤天然講求包容共生,講求達則兼濟天下,哪怕就像呂家這樣的家族,不管他們內心裡多麼渴望利益,但仍然要把‘有德之家’這塊牌匾掛在門前,這可以說呂家是偽君子,但只要偽君子懂得剋制,是真君子還是偽君子又有什麼區別”。

朱建民冷冷一笑,“你的意思是把國家經濟放任給一幫靠‘道德自覺’的商人,他們行善還是作惡,全靠自覺”。

納蘭子建再次搖了搖頭,“當然不是,文化土壤是根基,國家手段是保障。及扶持鼓勵,又制度約束,再就是價值引導,三管齊下。華夏文化根植在每個華夏人的基因中,實際上不管小商小販還是豪門財閥,骨子裡對國家、政府是充滿了敬畏的,只要抓住這個心理,就能把大家擰成一股繩,共同推進華夏復興。”

納蘭子建看向朱建民,“三舅,如果把豪門財閥看做是小家族的話,國家也是一個大家族,是整個華夏人的大家族。西方國家那一套經濟理論制度並不適合我們,我們可以學,但要辯證的吸納”。

“荒謬,你這是在開歷史倒車”!朱建民怒氣衝衝的說道。

朱老爺子沒有發表意見,嚴厲的說道:“你一邊鼓吹家族制,一邊把呂家、田家和吳家推向深淵,甚至不惜犧牲梓萱,難道不自相矛盾嗎”。



納蘭子建愣了一下,看來外公並沒有袖手旁觀,應該是從梓萱出事開始,就著手了調查。

他的心中狂喜,但表情上流露出的是一股悲壯之情。

“外公,若不冒這個險,我能請得動你出山嗎”?

“畜生”!朱建民霍然起身,一步跨到納蘭子建身前,抬手就是啪的一耳光。“瘋子”!